減少室內新冠肺炎感染
測試鮮風供氣量及二氧化碳含量
天然的新鮮空氣含有約21%(以容積計)的氧氣、0.03% 的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含量可以間接地顯示室內的一般通風情況。當室內人數增加時,二氧化碳的濃度也會升高,空氣污染物及病菌亦隨之而積聚。

當室內人數密集時
二氧化碳的濃度也會升高

當室內人數疏落
二氧化碳的濃度維持正常
當二氧化碳含量上升,氧氣濃度下降,表示人群過於密集及室內鮮風系統換氣量不足。
利用量化數據評估室內的通風量是否不足,從而改善鮮風系統減少冠狀病毒的散播風險。
當室內二氧化碳濃度達百萬份之一千時(即1000ppm),辦公室或倉庫內二氧化碳濃度達百萬份之五千時(即5000ppm),便顯示通風可能不足,即為每一佔用人每秒至少有7.5公升的鮮風供應,需要檢查通風系統。
在空調工作環境下的新鮮空氣供應量建議

當二氧化碳含量上升,氧氣濃度下降,表示人群過於密集及室內鮮風系統換氣量不足。
假設空間體積如下:
長 x 闊 x 高 = 總體積
6m x 2.7m x 2.5m = 40.5 m³
利用儀器(423及888)測量出風口送風量
300CMM (Cube Meter per Minute)
容納人數為:
4人
每人所得風量為
300 / 40.5 / 4 = 1.85CMM *達及格水平*
手持式儀器,進行長期監測
Air Velocity Meter 423N 及EM 888 操作簡易,主要用於冷氣及鮮風工程商,兩者同可測量風速及出風量,員工可用此儀器,結合上表中的計算機,計算每人所得鮮氣量,進行風險評估,將感染肺炎爆發的機會減低。
沒有產品
減少室內新冠肺炎感染
測量二氧化碳的濃度
測量二氧化碳的濃度,可使用直讀式儀器或檢測管。測量時,要同時記錄佔用人數、通風系統的調校狀態及天氣情況。
最適當的測量時間是預期二氧化碳濃度達致最高峰的時間二氧化碳濃度通常是在早上升高,在中午午餐時間下落,然後再上升,在下午中段時間達致最高峰。在這情況下,最適當的測量時間就是下午中段至尾段時間。若能在其他時間亦作出測量,則評估結果將更準確。如果佔用的情況與上述不同,則須另選測量時間。每一個樣本只需很短時間,約數分鐘。
此外,亦宜在一個或多個其他地方抽取對照樣本,以作比較。較常抽取對照樣本的地方是戶外及其他無明顯室內空氣污染的地方。戶外樣本應接近鮮風入口。
資料來源: 勞工處職業安全及健康部, 香港電台上述資料經過簡化及編輯處理。